首页» 教师主页» 齐昊
齐昊
  • 办公室:中关村北园101、通州617
  • 职称/职务:教授
  • 办公电话:
  • 所属教研室:经济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 电子邮箱:hq AT ruc.edu.cn
  • 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个人简介

博士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系。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注数字经济、国有经济、增长与分配等现实问题。英文论文发表在《剑桥经济学报》(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近代中国》(Modern China)《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科学与社会》(Science & Society)《政治经济学研究》(Research in Political Economy)《每月评论》(Monthly Review) 《批判性亚洲研究》(Critical Asian Studies)等期刊。中文论文发表在《世界经济》《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红旗文稿》《经济学家》《国外理论动态》《政治经济学评论》《政治经济学报》《当代经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等期刊。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理论版》《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引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兼任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近代中国》(Modern China)《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副主编、《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竞争与变革》(Competition & Change)编委、威尼斯9499登录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获第六届刘诗白经济学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

工作经历与主要任职

2025年8月至今:威尼斯9499登录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教授
2025年7月至今:威尼斯9499登录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2019年8月-2025年8月:威尼斯9499登录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
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威尼斯9499登录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讲师

《近代中国》(Modern China)《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副主编
《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竞争与变革》(Competition & Change)编委

研究兴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关注数字经济、国有经济、增长与分配等现实问题

教育背景

2010-2015: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系博士研究生(Ph.D. in Economics a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博士论文: The Labor Share Question in China(《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研究》)
导师委员会:David Kotz, Deepankar Basu, and Sigrid Schmalzer

2008-2010: 威尼斯9499登录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硕士论文: 《围绕比较优势的争论与中国经验》
导师:张宇

2004-2008: 威尼斯9499登录经济学本科生

主要英文论文

[1]. Chen, Weikai, Ningzhi He, and Hao Qi, The Evolving Rol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s Economic Stabilization. Science & Society, DOI: 10.1177/00368237251334301.
[2]. Qi, Hao, Ningzhi He, and Zhongjin Li. 2025. Riding out the Storm: How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in China Fought the COVID Crisis.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57(1): 109-128.
[3]. Qi, Hao, Zhongjin Li, and Yankai Wen. 2024.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Platform Ca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y.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7(1): 104-121.
[4]. Qi, Hao, and Zhongjin Li. 2024. Cross-boundary Subsumption: Toward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tform Labor. Modern China, 50(6): 707-727.
[5]. Zhang, Wei, Hao Qi, and Zhongjin Li. 2023. Controlling the Platform Reserve Army: Roles of the State and Capital in China's Platform Economy. Science & Society, 87(4):502-530.
[6]. Li, Zhongjin, and Hao Qi. 2023. The Profitability Puzzle of Digital Labor Platforms.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55(4): 617-628.
[7]. Li, Zhongjin and Hao Qi. 2022. Platform Power: Monopolisation and Financialisation in the Era of Big Tech,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46(6): 1289-1314.
[8]. Moos, Katherine and Hao Qi. 2022. The State's Response to the Crisis of Neoliberalism: A Comparison of the Net Social Wage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92-2017.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 37(1): 23-49.
[9]. Qi, Hao. 2020. Power Relations and the Labour Share of Income in China.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44(3): 607-628.
[10]. Qi, Hao and David M. Kotz. 2020. The Impac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52(1): 96-114.
[11]. Qi, Hao and Zhongjin Li. 2020. Putting Precarity Back to Production: A Case Study of Didi Kuaiche Drivers in the City of Nanjing, China.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52(3): 506-522.
[12]. Qi, Hao and Zhongjin Li. 2019. Giovanni Arrighi in Beijing: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Supply in Rural China of the Reform Era. Science & Society, 83(3): 327-354.
[13]. Nogueira, Isabela and Hao Qi. 2019. The State and Domestic Capitalists in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From Great Compromise to Strained Alliance. Critical Asian Studies, 51(4): 558-578.
[14]. Qi, Hao. 2019. Semi-Proletarianization in a Dual Economy: The Case of China.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51(4): 553-561.
[15]. Qi, Hao. 2018.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An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Incentive System in China’s State-owned Sector.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50(2): 409-426.
[16]. Qi, Hao. 2018. The Historical Peak of the Rate of Surplus Value and the “New Normal”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Review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s, 22(1): 1-22.
[17]. Qi, Hao. 2017. Dynamics of the Rate of Surplus Value and the “New Normal” of the Chinese Economy. Research in Political Economy, 32: 105-129.
[18]. Li, Zhongjin and Hao Qi. 2014. Labor Process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in China.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46(4): 481-488.
[19]. Qi, Hao. 2014. The Labor Share Question in China. Monthly Review, 65(8): 23-35.

主要中文论文

[1]. 齐昊、高新远:以系统思维正确处理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政治经济学评论》,2025年第4期
[2]. 齐昊、韩博鸿、李钟瑾:耐心资本研究的三种范式,《国外理论动态》,2025年第2期
[3]. 齐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红旗文稿》,2025年第2期
[4]. 齐昊、李雪纯:生产社会化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5年第2期
[5]. 齐昊、韩博鸿、李钟瑾:数字经济时代壮大耐心资本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中国经济问题》,2024年第6期
[6]. 齐昊、李钟瑾:服务型制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家》,2024年第12期
[7]. 冯金华、齐昊:正确认识积累、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报》,2024年第2卷
[8]. 齐昊、何宁致: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稳定器:国有企业的逆周期投资,《政治经济学报》,2024年第1卷
[9]. 齐昊、田勋:平台经济中的“无保障工作”——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国外理论动态》,2022年第4期
[10]. 齐昊、问严锴:《政治经济学经典与前沿的融合——评迪庞卡·巴苏〈资本的逻辑〉》,《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年第5期
[11]. 齐昊、高新远、何宁致:国外学者论资本,《国外理论动态》,2022年第3期
[12]. 齐昊、李钟瑾:平台经济金融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家》,2021年第10期
[13]. 齐昊:长期视角下中国经济剩余利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21年第10期
[14]. 齐昊、潘忆眉、王小军:中国的不平衡增长周期: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分析,《世界经济》,2021年第6期
[15]. 齐昊、问严锴:绝对地租的形成机制:理论评析与当代意义,《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16]. 卡洛斯·奥亚、弗洛林·薛弗、齐昊:中国企业对非洲就业发展的贡献——基于一项大规模调查的比较性分析,《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年第6期
[17]. 齐昊、大卫·科兹:《国有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政治经济学报》,2020年,第17卷
[18]. 齐昊、马梦挺、包倩文:《网约车平台与不稳定劳工——基于南京市网约车司机的调查》,《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年第3期
[19]. 齐昊:《剩余价值率的变动与中国经济新常态:基于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视角》,《政治经济学报》,2017年,第10卷
[20]. 齐昊、张晨:《国有企业是拖累还是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导刊》,2015年第5期
[21]. 齐昊:《的观点、贡献与评价》,《红旗文稿》,2014年第17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2]. 李钟瑾、陈瀛、齐昊、许准:《生存工资、超时劳动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第3期
[23]. 齐昊、李钟瑾:《以新自由主义挽救新自由主义:美国危机治理政策批判》,《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4期
[24]. 齐昊:《劳动者报酬份额的非典型事实: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10期
[25]. 齐昊:《马克思主义的不平等交换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年第1期
[26]. 齐昊:《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解释金融危机的:围绕布伦纳的争论》,《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3期
[27]. 齐昊:《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8期

纵向课题

[1]. 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进行中
[2]. 2024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进行中
[3]. 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进行中
[4].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进行中

学术著作

独著《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威尼斯9499登录出版社,2025年内出版

担任期刊审稿人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New Political Econom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China Quarterly, Modern China, Economic Modelling, Canadi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Science & Society, Capital & Class, Economic & Political Studies, Growth & Change, Competition & Change, 政治经济学评论,社会学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报,社会发展研究,教学与研究,当代亚太,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

授课情况

[1]. 政治经济学原理,本科,威尼斯9499登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科,威尼斯9499登录
[3].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科,威尼斯9499登录
[4]. 国外政治经济学,硕士,威尼斯9499登录
[5]. 《资本论》导读(与他人合作),硕士,威尼斯9499登录
[6]. 政治经济学博士生主文献(与他人合作),博士,威尼斯9499登录
[7]. 增长与分配,硕博,威尼斯9499登录
[8].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本科,威尼斯9499登录
[9].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本科,威尼斯9499登录

人才培养

[1]. 问严锴(2019级硕士生)
[2]. 田勋(2020级硕士生)
[3]. 高新远(2021级硕士生)
[4]. 何宁致(2022级硕士生)
[5]. 何知恒(2023级硕士生、2025级博士生)
[6]. 韩博鸿(2024级硕士生)
[7]. 侯嘉城(2025级硕士生)
[8]. 戴牧野(2025级博士生)

获奖情况

[1]. 2024 第二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
[2]. 2023第六届刘诗白经济学奖
[3]. 2022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集体)、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威尼斯9499登录特等奖(集体)
[4]. 2021威尼斯9499登录优秀班主任
[5]. 2018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集体)、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威尼斯9499登录特等奖(集体)
[6]. 2018 Emerald出版社年度“作者贡献奖”
[7]. 2016 威尼斯9499登录优秀班主任
[8]. 2013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Barkin Award
[9]. 2012 《政治经济学评论》学术菁英奖
[10]. 2010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Graduate Fellowship
[11]. 2010-2014 中国留学基金委奖学金

主要国际会议报告

[1]. 2021 KUASIA webinar series, organized by Koç University
[2]. 2021 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razilian Network on China Studies (RBChina)
[3]. 2021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21 Virtual Meeting
[4]. 2020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cio-economics 2020 Virtual Meeting
[5]. 2020 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at ASSA Annual Meeting (San Diego)
[6]. 2019 Asian Political Economy Conference (PERI, UMass Amherst)
[7]. 2019 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at ASSA Annual Meeting (Atlanta)
[8]. 2018 How to Conceptualise Financialisation i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Economies? Manifestations, Drivers and Implic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9]. 2018 Japan Society of Political Economy Annual Conference (Ritsumeikan University, Shiga)
[10]. 2018 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50th Anniversary Conference (UMass Amherst)
[11]. 2017 Japan Society of Political Economy Annual Conference (Chuo University, Tokyo)
[12]. 2017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 for Promoting Political Economy (Berl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Law, Berlin)
[13]. 201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Development (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 Rio)
[14].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Association for Pluralism in Economics (Roosevelt University, Chicago)
[15]. 2016 Renmin-Manchester Workshop on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16]. 2014 Ea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Boston)
[17]. 2014 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at ASSA Annual Meeting (Philadelphia)
[18].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Associations for Pluralism in Economics Annual Meeting (UMass Amherst)
[19]. 2011 New School-UMass Graduate Workshop (New School, New York)

翻译或编译

[1]. 丹尼·罗德里克:民粹主义和全球化的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9年
[2]. 丹尼·罗德里克:贸易协定究竟是做什么的,《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8年
[3]. 约翰·考姆勒斯:特朗普主义兴起的经济根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年第2期
[4]. 迈克尔·A. 莱博维奇:社会主义核算,《政治经济学报》,2018年第1期
[5]. 托马斯·皮凯蒂、杨立、加布里埃尔·祖克曼:中国的资本积累、私有财产和不平等的加剧:1978-2015,《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7年
[6]. 阿米塔瓦·克里什纳·达特:增长与分配的非正统模型:对公司高管与金融资本家的分析,《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4期(与陈瑞琳共同翻译)
[7]. 保罗·罗默:宏观经济学的困境(与秦蒙共同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6年
[8]. 沃夫冈·斯特里克:资本主义将如何终结?《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年第2期(《经济导刊》2015年第4期重印)
[9]. 罗伯特·E. 卢卡斯、托马斯·J. 萨金特:凯恩斯主义之后的宏观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6期(与袁忆秋共同翻译)
[10]. 詹姆斯·克罗蒂:财政紧缩:赤字危机的根源——谁应为此埋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5期
[11]. 罗伯特·布伦纳:高盛的利益就是美国的利益——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2期
[12]. 姜明武:经济改革与绩效:中国与越南的比较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1期

主要参编图书

[1]. 李建平、黄瑾(主编),魏国江(执行主编):《专题研究参考资料7: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年
[2]. Meng Jie and Jan Turowski (Hrsg.). 2023. Immer noch tastend den Fluss überqueren-Chinas marktsozialistisches Modell verstehen. VSA.
[3]. Esther Majerowicz e Edemilson Paraná (eds.). 2022. A China no capitalismo contemporâneo. Expressão Popular.
[4]. 顾海良、荣兆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5]. 孟捷、荣兆梓、张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第一卷):中国经验和数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6]. 张宇、谢地、任保平、蒋永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7]. 张宇、谢富胜、刘凤义:《中级政治经济学》,威尼斯9499登录出版社,2016年
[8]. 李民骐、张耀祖、许准、齐昊:《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威尼斯9499登录出版社,2016年
[9]. Qi, Hao. 2014. Distribution and Social Transition at Tonggang: China’s Workers under Socialism, under ‘Reform’, and Today. Aspects in India’s Economy, no.59-60: 71-85. Reprinted in Gao, Mobo, Dongping Han and Hao Qi. 2015. Remembering Socialist China, 1949-1976. SIRD.

媒体与书评

[1]. 齐昊、高新远:扩大内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深圳特区报》,2025年4月28日
[2]. 齐昊: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政治经济学逻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年2月27日
[3]. Weber, Isabella, Hao Qi, and Zhongjin Li. China Is Not the Enemy — Neoliberalism Is, Jacobin, May 30, 2020, https://jacobinmag.com/2020/05/china-coronavirus-covid-response-wuhan-hubei.
[4]. 齐昊,张维:网约车司机调研:后疫情时代的就业蓄水池?澎湃,2020年8月4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488835.
[5]. 齐昊:美国式三角陷阱:金融化、贫富分化与积累停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12日
[6]. 张宇、齐昊: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四川日报》,2016年1月28日